首页新闻

首页新闻

当前位置 :  首页 > 首页新闻

脑科学研究所贾茜老师率研究生出席中国心理学会普通心理和实验心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来源 : 脑科学研究所     作者 : 脑科学研究所     时间 : 2024-05-31

中国心理学会普通心理和实验心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于2024年5月25日至26日在甘肃兰州举行。本届学术年会由中国心理学会普通心理和实验心理专业委员会、西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承办,甘肃省心理学会协办。学术年会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大学的陈霖院士、复旦大学的王以政院士、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的王伟教授以及爱荷华大学的江界峰教授,他们分别就拓扑性质分辨网络、脑损伤与PTSD、视觉错觉和颜色涌现的神经生理基础、任务表征的学习与组织等主题作大会报告。在两天的时间里,共有59位青年学者做专题报告,分享了记忆与意识、感知与动作、视觉选择与知觉学习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图1. 大会主报告厅官方图片

图1. 大会主报告厅官方图片

脑科学研究所贾茜老师率研究生出席此次学术年会,并在会后总结了参会体验和收获。

2022级应用心理学硕士生胡婧雯表示:“中山大学的库逸轩老师的研究深入探讨了长时记忆对工作记忆的影响及其认知神经机制,发现长时记忆的形成与工作记忆的表现密切相关,这为我们理解记忆系统的工作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华东师范大学的王艳梅老师关于负性群体情绪背景下的面孔知觉趋同效应的研究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该研究探讨了群体情绪背景下面孔知觉究竟表现为“对比效应”还是“趋同效应”,进而研究了情绪背景类型、情绪背景强度和个人特质对其的重要影响。”

2022级心理学硕士生任志刚表示:“每一场报告都让我受益匪浅,陈霖院士在《拓扑性质分辨网络:大脑活动的基线》的报告中,讲述了如何从拓扑性质分辨网络与默认网络的一致性与差异性中提出‘拓扑性质网络是大脑活动基线’的新发现。这场精彩的报告让我深刻认识到,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是相辅相成的,基础研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工具,而在基础研究成果被应用的过程中也会产生新的发现,从而推动基础研究的发展。”

2022级应用心理硕士生李想听取了记忆的认知神经机制分论坛的报告,对工作记忆的认知神经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叶铮老师对序列工作记忆的研究使我印象非常深刻。她利用立体定向脑电图、头皮脑电图和神经调控等技术,探索人脑在线加工时间序列信息的神经机制。她采用了非常精妙的范式研究被试的视觉序列工作记忆,让我体会到在实验心理学领域研究范式的重要性,一点不那么起眼的改变就可能使研究的对象完全不同,结果也就完全不同。”

2022级心理硕士生高楠媛听取了人际互动与社会决策分论坛的报告,对儿童社会认知与人际交往的复杂性和认知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报告人何洁老师分享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从儿童自我和他人认知视角入手,基于一项从儿童两岁开始,目前已至七轮的有关气质与社会适应的追踪研究,探讨他人认知(特质推理) 和自我认知(自我概念) 对不同气质儿童社会适应发展的作用。这项研究揭示了早期气质影响个体适应的认知机制,从而为儿童社会适应行为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此次大会上,胡婧雯同学做题为“Emotion and event boundary jointly shape the temporal organization of episodic memory”的海报展示;任志刚同学做题为“The effect of emotion on memory of adjacent items: the role of time factor”的海报展示。通过参加此次大会,同学们开阔了学术视野,了解了学术前沿,树立了坚定的学术志向。

图2. 脑科学研究所参会师生合影

图2. 脑科学研究所参会师生合影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杭州师范大学恕园29号楼
邮编:311121
电话:0571-28864320
电子邮箱:wenjied@hznu.edu.cn

友情链接

官方微信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脑科学研究所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