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首页新闻

当前位置 :  首页 > 首页新闻

李葆明教授率团出席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心理学学会第八届学术研讨会


来源 : 脑科学研究所     作者 : 脑科学研究所     时间 : 2024-07-20

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心理学学会第八届学术研讨会于2024年7月13日至14日在河南开封举行。本届学术研讨会由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心理学学会与河南大学共同主办、河南大学音乐学院承办。与会学者围绕音乐心理学视野下的中国音乐特色、实践与文化传承研究;音乐心理学学科发展与前沿动态;音乐心理学与当代音乐教育和社会生活;音乐感知、认知与脑机制;音乐聆听、审美体验与跨文化比较;音乐表演与创作的生理-心理研究;音乐与语言;音乐与运动;音乐治疗与健康;音乐心理学研究工具开发与应用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本届研讨会共设置了4个分会场,24个发言场次,155个学术报告。

图片1.大会主报告厅官方图片

图片1.大会主报告厅官方图片

      李葆明教授、贾茜老师以及2022级神经生物学博士生吴迪、2022级应用心理硕士生张思雨同学出席研讨会。吴迪同学应邀做题为“中国民族情绪音乐片段库的构建及验证研究”的大会报告。她介绍了我们不久前发表的中国民族情感音乐片段库,指出该音乐片段库对未来音乐情绪的跨文化研究以及中国民族音乐感知与审美的脑机制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引起了与会同行们的极大兴趣和关注。报告会后,吴迪同学还出席了圆桌讨论,并回答了听众们关心的学术问题。


图片2.脑科学研究所参会师生合影

图片2.脑科学研究所参会师生合影


图片3.吴迪同学做大会报告

图片3.吴迪同学做大会报告


图片4.吴迪同学参与大会讨论

图片4.吴迪同学参与大会讨论

      吴迪同学表示:“在这次会议中,有很多专家学者做了不同主题的报告,让我深受启发。中央音乐学院的周海宏教授指出,一切教育问题都是心理学问题,必须按照心理学的理念去设计音乐课程,从而提升基础音乐教育的教育效能。上海音乐学院的李小诺研究员指出,可以用计算机建模、机器学习、语料库、大数据检测等方法来探究音乐心理学关注的重点问题。哈尔滨音乐学院的楚钧提出可以通过 EEG 和音频特征融合来进行音乐情绪识别,这种方法可以为音乐情绪识别领域提供了新的视角。上海师范大学的薛超发现音乐的形式结构,特别是高潮的黄金分割位置,显著影响审美感知和相应的神经活动,这项研究提供了音乐形式中美感欣赏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张思雨同学表示:“这次学术会议让我了解了音乐心理学这一交叉学科的很多最新动态和热点,对我自己的研究有很大的启发。河南大学王思琦教授通过严谨的逻辑论证指出,音乐审美心理结构包括音乐审美认知、音乐审美感情和音乐审美性格三个部分,分别体现为审美心理活动的初始阶段、实现阶段和效果延续阶段。福建师范大学侯建成教授通过全脑网络功能连接的方法,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发现有音乐训练经验的个体在多个脑网络间的功能连接显著增加或减少,从而揭示了音乐训练对脑功能和认知能力的正面影响。宁波大学徐志斌副教授采用情绪启动范式探讨了纯音乐、音乐会视频和音乐影视视频对音乐审美教学中情绪加工的影响,发现音乐会视频比纯音乐诱发更大的N400波幅,而纯音乐在情绪一致时的反应速度显著更快。”

     与会同学在会后总结了参会体验和收获。通过参加此次大会,拓宽了大家的学术视野,了解了学术前沿,坚定了研究信心。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杭州师范大学恕园29号楼
邮编:311121
电话:0571-28864320
电子邮箱:wenjied@hznu.edu.cn

友情链接

官方微信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脑科学研究所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