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十七届全国学术会议于2024年9月26日至29日在苏州召开。本届会议邀请了来自海内外的432位报告人,设置了8个大会报告、51个专题研讨会和6个特色论坛。会议特邀8位杰出学者作大会报告,包括日内瓦大学Christian Lüscher教授、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梅林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薛天教授、Sal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udies的Fred H. Gage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毛颖教授、Okinaw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aduate University的Yukiko Goda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胡志安教授以及西湖大学李波教授。51个专题研讨会吸引了众多听众,尤其是青年学者们。本次会议参会人数高达4500名,脑科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生理学方向的21位师生出席会议。
图1. 大会主报告厅官方图片
图2. 脑科学研究所参会师生合影
本次会议尤其鼓励青年科学家组织和召集专题研讨会。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梅峰教授与北京师范大学龚高浪教授组织了题为“白质发育与疾病:从胶质细胞调控到MRI影像”的专题研讨会,报告人均来自陆军军医大学肖岚教授为首席科学家、杭州师范大学脑科学研究所李葆明教授为课题负责人之一的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脑智异常的脑白质发育机制”)的青年课题成员,脑科学研究所张喆老师作了题为“髓鞘化塑造新生儿大脑动态结构-功能关系”的报告,现场反响热烈。
图3. 张喆老师报告现场
脑科学研究所参会学生在会后总结了参会体会与收获。2022级生物学博士生扶玉珍表示:“我的研究课题是关于孤独症,这也是本次大会的一个热点主题。因此,我选择性地聆听了与孤独症相关的24个报告。”2023级生物学博士生曲世玮表示:“我听取了关于药物成瘾、疼痛、摄食和神经免疫等多个精彩报告,并做了详细的笔记。此次会议让我最大的收获是丰富了我的科研思维,并对如何开展研究有了一些新的感悟。”2024级生物学博士生杨群表示:“我突然发现,基因编辑和基因治疗已经发展到了我难以想象的程度,尤其是仇子龙老师的研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许多人可能会问,脑内基因编辑治疗距离临床试验还有多远?仇子龙老师给出了答案:2025年!”2024级生物学博士生李慧怡表示:“在这次学术会议的海报展中,我了解到了不同课题组的研究动态。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技术问题,我积极与作者进行咨询和讨论。这次会议让我拓宽了视野,对我未来的学术研究具有很大的启发。”
2022级生理学硕士生黄顺东表示:“在本次学术会议上,做学术报告的院士、教授和学者如云,我非常庆幸能够在这场学术盛会中聆听各位老师卓越的报告。我学习到了许多关于神经-胶质相互作用和神经免疫等热点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拓宽了我的学术视野。”2023级生理学硕士生李支援表示:“通过此次会议,我深刻体会到了神经科学研究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每位专家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利用先进的实验技术,深入探讨社交行为的神经机制。此外,会前的准备工作也非常重要,否则可能会错过许多精彩的报告内容。”2023级生理学硕士生葛嘉丽表示:“我重点听取了与孤独症相关的报告,了解了优秀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方法及目前的进展。虽然有相当比例的报告为英文,听起来颇具挑战性,这让我意识到还是需要多听、多看、多说英语!在浏览海报墙时,我与相关课题的同学交流,发现自己与他们之间的差距很大,今后还需继续努力。”2023级生理学硕士生华秋琳表示:“看到优秀前辈们流畅而精彩的科研工作、逻辑缜密且详细的汇报,以及精美、条理清晰的PPT,我心中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即使是年级相仿的同学们,他们也有自己的海报展示,这让我不禁反思自己在科研上的努力不足。希望未来能静下心来认真做实验,深入提炼科学问题。Stay hungry, stay foolish!”2023级生理学硕士生邱舒琦表示:“李龙老师发现,CD1小鼠特别喜欢对3至4周龄的青春期小鼠发动强烈攻击,甚至会将其打死。李龙老师形容这种现象为‘越打越爽,一直打一直爽’,这一观察与我们社交挫败模型的结果高度吻合。因此,我认为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减少建模失败的小鼠,提高造模成功率。”2023级生理学硕士生王姝燏表示:“我非常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关于阿尔茨海默症的深入研究,这将为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方案,帮助延缓疾病进程,甚至实现治愈的可能。”2023级生理学硕士生闫航天说:“这是我第三次参加神经科学的学术会议,与前两次相比,我明显感觉到自己能够跟上报告人的节奏,并且对英文汇报的理解能力也有所提升。因此,这次会议是我收获最多的一次。”2023级生理学硕士生朱慧榕表示:“从这个报告中,我学到了在进行实验时需要关注细节,排除一切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以确保我们的实验结果具有可靠性。”2023级心理学硕士生范卫国表示:“与心理学研究显著不同的是,他们在小鼠身上观察到从众行为后,会进一步研究与该行为相关的小鼠脑区,并激活或抑制这些脑区。在听完这个报告后,我最大的感悟是,原来可以对特定的脑区进行如此细致的深入研究。”2023级心理学硕士生金雨婷表示:“在这次会议中,我见识到了神经科学领域杰出学者的研究成果,也深刻认识到自己在科研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除了他们扎实的专业知识,他们在科研过程中奋发向前的精神也值得我学习。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更加认真和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2023级应用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吴骄宇表示:“尽管部分报告的研究内容较为复杂,我的水平有限,无法完全理解,但听到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分享精彩报告,我在研究方法、报告逻辑和实验思路等方面受益匪浅。”
神经科学作为生命科学中一个迅速发展的前沿领域,正日益成为推动人类健康和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力量。其研究涵盖从神经机制解析到临床应用的广泛范围,深刻影响着我们对神经系统及相关疾病的理解。此次会议为参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脑科学研究所与会师生们对神经科学前沿动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拓宽了学术视野,接触到了许多新的研究理念和技术,收获满满!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杭州师范大学恕园29号楼
邮编:311121
电话:0571-28864320
电子邮箱:wenjied@hznu.edu.cn
官方微信